第三节 上座部佛教把功德回向给已故亲人的方法
第三节 上座部佛教把功德回向给已故亲人的方法
上座部佛教是否有把所做的功德回向给已故亲人的做法? 上座部佛教徒会在他们亲属的生日、忌日或特殊节日,以他们已故亲人的名义来供斋或供养袈裟等等。 做这种布施的回向功德仪式为:施主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小水壶、一个小器皿(碗或杯子皆可)和一个较大的器皿(盘子或盆子)。在上座部佛教国家,这个小水壶与大小两个器皿通常会用专属铝制或银制的水壶和器皿。把小器皿放在大器皿里,拿起装满水的小水壶,在长老比库引导念诵随喜偈时,施主就把水壶的水徐徐地倒入小器皿,直到水满溢出来流到大器皿中。这种仪式在缅甸称为“滴水仪式或滴水礼(ေ၇စက်ချ, yei sak khya)”。 这种滴水仪式或滴水礼在上座部佛教国家,甚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的佛教徒都很熟悉,但在台湾除了那些缅甸华侨及泰国劳工外,就很少人知道,甚至看过了,而且很多人也不了解这种做法是源自于佛陀时代。 对于做了滴水仪式后倒在器皿里的水不了解其典故的佛教徒常会误传这些水是圣水。 这个典故是源自于《墙外经》和《饿鬼事(Petavatthu)》及其注释书: 犹如高处的雨[25]水,向着低处而运流; 就好像天空布满乌云,在高山上下着大雨,雨水从高处往低处流,流到山谷,从山谷再流到溪谷、小溪、河流、大河,最后汇集并遍满大海;同样的道理,希望现在所做的布施也能像那流水遍满大海一般,福业不断地遍满、增长、广大,得以利益我们已故的亲人。 先亡饿鬼就如水所流到的低洼处;布施福业所带来的力量就如所流的水。因此,把水倒入另一个容器,其涵义是希望所做的布施善业能像河水流入大海一般,福业不断地遍满、增长。 这回向给先亡的词为: Idam me ñātīnaṃ
hotu, sukhitā hontu ñātayo.(X3) (依当 梅 尼雅梯囔 厚吐 苏弃塔 蜂吐 尼雅塔优) 愿此回向我亲戚,愿诸亲戚得快乐!(三遍) 如果依照《墙外经》的经文及斯里兰卡传统用法,所念的回向词为: Idṃ vo ñātinaṃ
hotu, sukhitā hontu ñātayo.(X3) (依当 哦 尼雅梯囔 厚吐 苏弃塔 蜂吐 尼雅塔优) 愿此回向亲戚们,愿诸亲戚得快乐!(三遍) 这里的ñātīnaṃ(亲戚们, ñātinaṃ)是特指已经过世投生为饿鬼的先亡。 |
|手机版|小黑屋|觉悟之路
( 粤ICP备130260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802000093号
GMT+8, 2021-1-24 14:21 , Processed in 0.0463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