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凡例 脚注编号后若标有星号“*”,表示该脚注为英文原版的脚注或脚注内容来自英文内文;凡未标星号者,皆为中译者的补注。 文中圆括号“()”中的内容,为英文版原有内容;大方括号“〔〕”中的内容,为中译者所补充;经文中的补注则使用小方括号“[]”,其内容由译者在翻译巴利语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而添加,以使句子通顺以及文意清晰。 为了区别英文与罗马体巴利,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斜体,巴利为Tahoma。 书中所引用的巴利经文,部分译自巴利圣典,为最大限度保持圣典的原意,译文采用直译法。译自圣典的经文在脚注中皆标明出处,方便读者查阅巴利原典。其他经文则依英文翻译。经文部分以楷体粗体标出。 巴利圣典底本来自“巴利三藏电子词典”〔简称PCED,版本1.9.4.0〕,为内观研究所〔VRI〕出版的缅甸第六次圣典结集的罗马字体版〔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Tipitaka Version 4.0,即CST4〕。 本书对部分专有名词的翻译采用玛欣德尊者编写的《中国上座部佛教专有名词巴利音译规范表》。当这些专有名词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一般会在新音译之后附上罗马体巴利原文与旧译法,以方便读者对照。如:阿拉汉(arahant,阿罗汉),巴拉密(pāramī,波罗蜜),沙利子(Sāriputta,舍利弗)。 本书所附巴利原典出处,多使用缩略语。所涉文献的缩略语列出如下: Mv. = Mahāvagga 律藏第三册·大品 M. = Majjhima-nikāya 中部 S. = Saṃyutta-nikāya 相应部 A. = Aṅguttara-nikāya 增支部 Dp. = Dhammapada 法句 It.=Itivuttaka 如是语 DhsA.=Dhammasaṅganī- aṭṭhakathā Mv.1.5 法集义注 律藏·大品·第1篇·第5经 S.3.59 相应部 第3册 第59经 A.5.31 增支部 五集 第31经 It.60 如是语 第60经 |
|手机版|小黑屋|觉悟之路
( 粤ICP备130260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802000093号
GMT+8, 2021-3-9 15:09 , Processed in 0.0554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