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死亡对佛教徒的启示
第五节 死亡对佛教徒的启示
死亡对佛教徒而言有几个层次的启示: 1. 有情众生只要有出生必定会死亡,绝无例外; 2. 勇敢面对死亡; 3. 应当经常修习死随念; 4. 面对亲人的去世不需要伤心难过; 5. 做好自己及亲人随时可能死亡的准备; 6. 为了有更好的来世而努力。 下面分别解释: 1. 有情众生只要有出生必定会死亡,绝无例外:即使像佛陀这样伟大的有情众生,已经完全断除了所有烦恼,神通广大无边,最后还是无法逃脱无常的法则、死亡的命运。因为有情众生一旦有了出生,必定会死亡。因此,总有一天我们也是必定会死亡的,只是死亡来得早或来得迟而已,绝对没有例外。 2. 勇敢面对死亡:既然我们必定会死亡,逃也逃不了,明智的做法是勇敢地面对死亡,不需要害怕。其实害怕也没有用。 3. 应当经常修习死随念:想要对自己未来的死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勇敢地面对死亡,心平气和地面对死亡。能够不生起丝毫的忧虑与悲伤,就要经常修习死随念。死随念就是以:“我必然会死(maraṇaṃ me dhuvaṃ)”、“我的生命是无常的(jīvitaṃ me adhuvaṃ, 我的生命是不确定的)”、“我将会死亡(maraṇaṃ me bhavissati)”、“死亡必将来临”等方式来修习。 修习死随念能使我们生起悚惧感(saṃvega)。悚惧感是指观察到世间的不圆满而生起宗教上的迫切感、警惕心、策励心。修习死随念能使我们避免放逸,精勤努力,进而善用生命。 4. 面对亲人的去世不需要伤心难过:对亲人的去世而悲伤与难过,这悲伤与难过是不会有结果的,死者是不会因此再复活起来的,不但对亡者无益,而且这种悲伤是瞋恚相关的不善心,会伤害我们积累不善业。 5. 做好自己及亲人随时可能死亡的准备:死亡不只会在你们身上发生,而且也会在我身上发生,甚至在所有众生的身上发生。既然死亡必将降临,只是来得早与来得迟而已,因此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无论自己或是亲爱的人随时都可能死亡,但如果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会惊慌心乱,甚至伤心难过。因此应当接受这不可改变的事实,做好自己及亲人随时可能死亡的心理准备。 6. 为了有更好的来世而努力:佛教所讲的是因果、业果法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想要有好的来世,就要广集善业,诸恶莫做。 佛法是如此的殊胜难得,我们要善用人身,好好的把握机会,依佛陀的教法来奉行,才不会错失这一良机。当有一天无常到来之时,我们必须面对死亡,因此我们要把握随时可能死亡的无常生命,精勤地修习佛法。
|
|手机版|小黑屋|觉悟之路
( 粤ICP备130260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802000093号
GMT+8, 2021-1-17 05:48 , Processed in 0.0452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