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拜忏
第五节 拜忏
我们佛教是讲因果、业果法则的。佛陀在《增支部·十法经》等经典开示说:“我是业的所有者、(我是)业的继承者、业是我的原因、业是(我的)亲戚、业是(我的)皈依处。任何我所造的善恶业,我将是它的继承者[35]。” 这是在说明我们是依业来受生的,自己所造的善恶业只是自己来承受而已,是无法给子女或别人的。 中国人传统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思是指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因此,许多长辈想要做些善事,积些阴德来庇荫子孙。你知道吗?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自己所造的业只会自己承受、自己承担、自己受报而已,他人是无法代受的,是无法给别人的。 人们所造的业,无论善业还是恶业,只要造了,是无法把它们抹除的。 许多佛教徒由于对佛法误解,认为经由忏悔或拜忏可以抹除自己所造的恶业,因此会在佛前忏悔或拜忏。其实已经造了的善恶业是无法抹除或忏除的。 忏悔的巴利语为“āpattidesanā”或“vajjapakāsanā”,意思是说出自己的罪,或者向对方表白自己的过失(sakavajjaṃ āvikaroti)。因此,把自己的罪过说出来,请求对方原谅,接受自己的过错,称为忏悔。 忏悔是否能消除恶业呢?过去所造的恶业是否能经由忏悔来消除呢?不能的。 有些佛教徒在佛前忏悔或拜忏时并不是在积善业,大家知道吗? 很多人不了解忏悔和追悔的区别。虽然忏悔和追悔中文里都有一个“悔”,但意思并不相同。 巴利语的“kukkuca”翻译成后悔、追悔、悔疑或恶作,是指对之前所未做的善法或对之前所做的恶法感到后悔,因此称为追悔。其实追悔是不善心。 当你在佛前忏悔或拜忏时,你知道自己在忏什么罪吗?什么时候做的过失呢?如果不知道犯了什么罪,甚至是哪时候所做的过失,那不是在乱忏吗! 有些人甚至会在佛前忏悔时,一边拜,一边哭。这是什么心?这是与瞋恚相应的忧心,是不善心。如此一来,不是一边在佛前忏悔、拜忏,一边在积累不善业吗! 有人会解释说:我是在忏悔过去世的恶业啊! 然而,你知道你所忏悔的过去世恶业,是什么业,做错了什么事吗?如果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事,怎么叫做忏悔呢! 大家应当了解的是,在我们无始的生死轮回中,造了无量的善恶业,如果你都记得,并且一一去检查的话,难道不会疯掉吗?这么多恶业怎么可能全都消除呢! 因此,佛教徒不应迷信,而是应当学习佛法,依法来奉行。 当佛教徒以虔敬心在佛前礼佛时,由于他的心是以无量的佛德为所缘,因此,这是很大的善心,可以积累很殊胜的善业。 |
|手机版|小黑屋|觉悟之路
( 粤ICP备130260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60802000093号
GMT+8, 2021-3-5 00:31 , Processed in 0.0589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