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学者要做实修研究也是难的, 你以为沒人想去做嗎? 这些学者首先就要找到襌師指导襌法先, 他们需要有实修经驗先, 这就跟大部份人一样, 难啊。
找谁啊?
出国嗎? 有不少人到泰国、兰卡与緬甸的佛教大学留学了啊。另些則用访问学者身份的到異地, 出來做研究, 爭取些时间去襌修, 时间极緊張的。
大学裡引入襌師或说法者? 呵呵, 沒有嗎? 也有啊, 法光法師就去了名大学那边开讲座啦, 佛学院那些学僧都由法光法師去帶了。
学者需要找到持續的导師指导襌修才能知道襌修是怎么一回事。
好啦, 修行了。学者另一难題是找巴利语老師。从西园寺十几年前开始引进巴利语老師到河南佛学院到网上的巴利语课程, 学者要入讀这些课程都难过登天。找巴利语老師学习巴利语就已经极难了, 沒有巴利语知识, 无法看巴利三藏与文獻, 研究个鬼!
好啦, 推动巴利语教学的主要人物是趙桐老師, 她的课程能收多少人呢? 最多二十至三十人吧了, 杯水車薪的, 教学时间亦极急, 学生无法消化, 一批批的学者(博士、博士生、碩士、碩士生、本科生)学完, 基本的都无法掌握。怎研究呢?
还有, 要上到研究就不单只有巴利语文法知识, 还須有堅实的佛陀史知识, 印度佛教史及文獻資料, 这些都要时间的, 另外除巴利语外, 最好有梵语初級至中級程度, 另外古汉语知识亦是需要的。
以趙桐教授的课程入讀率看, 高学历人士一直在找巴利语的学习, 实況已有一批人正向探讨南传佛法实修为研究方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