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看到境界」的思维,是散乱!】
居士:如何知道自己是「如理正思维」,还是「散乱」,如何区分?
隆波帕默尊者:
如果我们看到境界,
以这个境界本身做思维的时候,
这称之为「如理正思维」。
但如果无缘无故地想、思维,
那是散乱。
比如,我们在观身,
佛陀教导:
「身体是不美、不漂亮的,
它是无常、苦、无我的。」
不停地去教导心。
我们有技巧、巧妙地去看身体,
正确地按照佛陀的教导来观,
真正思维自己的身体,
正在看事实,
有真正的境界来承接的时候,
才是可以的。
如果没有境界来承接,
我们坐著思维,
或躺著翻来覆去地想著:
「身体是不美、不漂亮的,
不好、不快乐、不舒服、
无法掌控。」
这是散乱!
必须要有境界来承接。
观心也是同样的,
必须要有境界来承接。
生气生起了,我们就去看,
看到生气冒起来了,
然后心想进去干预,
及时地知道——
干预,是不正确的。
佛陀教导:「苦,要知道。」
苦冒起来了,
我们有职责——就只是去知道,
如果我们去干预它,就不正确了,
这称之为「如理正思维」,
因为真的有境界,来作为我们的教材。
但如果我们坐著思维(隆波演示):
「唉!这个烦恼生起的话,
我们就只是去看——
烦恼是无常、苦、无我的,
这称之为『如理正思维』。」
呼噜!然后睡著了,
这就不是「如理正思维」。
要善巧地去看,
必须要看事实,
必须有在看境界。
另一项(重点),
看了之后,
必须要与佛陀的教导相吻合。
(比如)我们观身,
我们真的看到身体了,
我们照镜子——
「哎!太美了,太好了,这太香了!」
这错了!这不是「如理正思维」,
已经与佛陀的教导相违背了。
要去体会!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听录、摘录自2020年10月18日直播开示 55:00~57:22
直播完整开示:https://youtu.be/0K3n1qBAic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