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认识一下投生天界修行这件事
原创 Laksmi 思择
— 法友提问 —
礼敬尊者,弟子还有一些疑惑,假设佛陀是不鼓励轮回的,投身天界对于居士来说是不得已当中的得已,困扰我的地方是,如果有禅那的居士投身到相对应的色界天以上,没有禅那的去到六欲天,但是天人在经典当中的记载都是很享乐、享福,那我们去到那边会不会也本末倒置,只顾着享福而忘了修行了呢?如果是这样,那弟子们该怎么办呢?
感恩尊者慈悲解惑,Sadhu Sadhu Sadhu。
— 审法尊者开示录音 —
* 审法尊者:去天上会忘记修行吗?
— 辅助学习审法尊者开示的参考资料 —
【我们要不要发愿投生天界呢】
曾经有法师提出观点:鼓励大家不要投生天界,因为天人只会享福而且没有智慧,后来的人为了响应这个说法,也凭空添加了很多观点,但这样的说法有点“污蔑”和“丑化”天人。
这里必须要澄清的是,不要投生天界而要积极投生在人间的说法是针对欲成佛者,因为人间的生老病死更为明显,更利于累积波罗蜜,但是当十波罗蜜已经足够的时候,菩萨就会在天界等待时间因缘成熟,比如弥勒菩萨,他目前就在兜率天。
成佛是解脱方法的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成辟支佛以及声闻弟子解脱,而声闻弟子投生到天界,从经典上来看,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多的。比如,佛陀的生母摩耶夫人,目前是作为男性天人在兜率天;给孤独长者,证初果后投生兜率天;波斯匿王的太太茉莉夫人,地狱7日之后投生至兜率天;以及大梵天的天王帝释天,迦叶佛时期证三果,目前投身到大梵天。之前的印象都是天人好玩乐,可是经典上可以看到,很多证果位的圣者都会选择投生到天界。
另外,以前我们会认为人间多病苦,有利于修行,可是根据佛教第一经《初转*轮经》,当佛陀讲经结束,无数的天人包含欲界和色界的天人,证初、二、三、四果,而人间只有一位侨诚如尊者证初果。因此,谈到只有在人间才能修行,才能证果位,这里会打一个问号。
【有一些断章取义的部分,我们需要注意】
佛陀是鼓励大家投身天界以方便修行,可是如果断章取义,拿掉佛陀鼓励大家前往天界的目的是去修行,那么这部分也不是经典上所鼓励的。
参考经典:《增支部7集50经》,《增一阿含37品第9经》,《清净道论第一品》——七种淫相应。
因此,当我们在做善业的时候,要留意我们的发愿是导向修行解脱,那么未来善业具足的时候,业力就会牵引着我们往佛教修行上连结。
【经典上关于居士的修行次第】
经典上常常可以看到有这三种分类:
布施、持戒、禅修(浓缩)
布施、持戒、升天、解脱(展开)
布施、持戒、升天、出离、解脱(最完整)
升天还分为两种,即六欲天还是色界无色界天。投生到六欲天依靠世间的福业或是近行定,而投生到色界无色界天则需要培育禅那定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