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甸的佛教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
学员问:依于bhanta看法,缅甸的佛教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
雷瓦达尊者答:我们大家都知道,没有地方是完美的,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需要改善的主要一点是什么呢?就是要遵循佛陀的教导,而不是遵循传统,不只是在缅甸,许多的佛教国家也跟着许多传统,有很多都没有跟着佛陀的古老的教法,这是目前在每一个国家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在每一个佛教国家,所面对的同样的状况,正如佛陀所说,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是很容易做的,对自己真正有利益的事是很难做的。
因为人们的心,都倾向于做一些容易,可是却没有利益的事,要修行的话,心也是要倾向于做一些对他们来说很容易的东西。真正导向涅槃的道路不是容易的,是困难的,是很深奥的。由于人们心的本质倾向于要做容易没有利益的事,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不能够遇到真正的佛法,这是目前在我们的国家所发生的事。
学员问:就请bhanta可不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雷瓦达尊者说:如果我需要举具体的例子,就必须要跟你讲解,什么是佛陀真正的教法,在那个时候你将会了解,有多少人在修行的是什么?简短的来说,菩萨觉悟的那一天,他去到菩提树下,在菩提树下修习什么?入出息念,一直到第四禅。然后,他再继续修十遍,证得八定,依于八定继续再修神通,而第一个神通,他所证得的是宿住随念智。 那是在初夜的时候,菩萨证得了这个神通。证得神通之后,他能够了知究竟名法和色法,也就是第一圣谛--苦圣谛。在中夜的时候,他再依于八定继续修习第二个神通,证得什么呢?第二神通是天眼,他证得天眼。
然后,以这个成就,他领悟的到因果的关系,也就是缘起,他领悟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了解了,第二圣谛--苦集圣谛。
观禅的目标是,第一圣谛和第二圣谛,第一圣谛是究竟名法和色法,第二圣谛是因果。 那些能够了知这两种圣谛的人,也就是苦和苦之因的人呢,他们可以做好准备修观禅,在那个时候,菩萨就继续修观禅,随观无常、苦、无我,见这一些苦和苦之因的生和灭,最后,当他观智成熟的时候,他再转去坏灭随观智,也就是他只是注意坏灭的阶段,由于这样的禅修,这样子的修行,最后,他的观智成熟,而他一步一步的证得道智与果智。这是菩萨为他的觉悟而修行的方法,这个是古老的方法。如果我们想要证悟涅槃,我们需要培育定力,以便能够知见第一圣谛和第二圣谛,只有在那个时候,你才能够继续修观禅以便让自己获得觉悟。
现在的时代,很多人没有鼓励人要培育起定力,认为没有定力可以如此的体证佛法的。佛陀说:“诸比库应当修习定力, 具有定力者,将会如实知见诸法。”可是,他们说没有定力也可以见到四圣谛,也可以证悟涅槃,这不是佛陀的教法,所以,如果缺少了定力,也就是缺少了正念,这是我简单的解说而已。
摘自2013年5月24日 (乌·雷瓦达尊者)禅修营
Sayalay Karuna 现场翻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