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波的观心旅程】
(隆波)见到了隆布敦长老,
长老教导观自己的心,于是不停地去观,
最开始,会一不小心地干预心。
观心并不是坐著去盯著看,盯著呵护心,
最开始并不知道他人是如何观心的,
长老教导自己观心,
「好!那便观心。」
那时,坐上火车从素林府返回,
想著要到考拉府,顺道顶礼隆波蒲尊者,
坐上火车时,生起了疑问,于是吓一跳:
「长老让我观心,可我不会观心啊!」
心是什么样子的?不知道;
心在哪裡?也不知道;
用什么观?也不知道;
怎么观?也不知道;
什么都不知道。
什么都不知道,
于是隆波就吸气默念「佛」、呼气默念「陀」,
这是修行的重要原则之一——
当什么都做不了,就先修习奢摩他,
这是修行的原则之一。
如果修行不知如何进行了,那就先修习奢摩他,
胜于什么都不做,放任心散乱。
一旦呼吸、呼吸,心开始宁静下来,
便生起了智慧,那属于世间的智慧——
心在何处呢?
心不可能在外,心不可能在田裡,
心不可能在树上,心一定在这个身体裡,
于是从现在开始,隆波探究的对象不超过身体,
这是另一项修行原则。
首先,当什么也做不了时,先修习奢摩他;
再者,修行,别离开自己的身体,
离开了身体,比如把心送去看这个、看那个,
甚至去看别人的心……
那时隆波并不会(看别人的心),
只是看到鬼、天神之类的,
虽然看到,却很难确定究竟是真是假,
因为没有什么能做验证。
然而,佛陀的法是全然可验证的,
「如果有欲望,必然就有苦」,
确实是如此的,这是验证的工具。
然而禅相诸类,并没有实质的意义,
于是,即刻起开始探究的(对象)在这身体裡。
隆波开始探究身,知道心在身体裡,
那在(身体的)何处呢?
先看头髮,头髮消失,根本没有看到心冒出来啊!
继续看皮肤、牙齿、肌肉、身体……
不断在身体内寻找,一部分、一部分寻觅,
从头至脚,从脚至头,不停地上上下下寻找,
每一个被心观照的对象,全都消融了,
根本没有看到心冒出来。
于是,获得另一项知见——
心在这个身体内,但并不在身体的哪一部分,
因此不必将心放到此处、放到彼处、
放到鼻子、放到胸口、放到腹部、
放到肚脐眼或肚脐眼下方……
那全是刻意造作出来的。
心在这个身体裡,但并不在身体的哪一部分,
即使身体消失了,心并没有消失,
心依然存在,就是如此慢慢地去观,
心并不存在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
「心」在感受裡吗?
于是隆波就打坐,让心有快乐。
由于从小就训练打坐,心有快乐,
一旦坐下来,心就有快乐了,
接著去看快乐,快乐灭去,
快乐灭去,也没有看到心冒出来啊!
「诶!心并不在快乐裡。」
最初知道心并不在身体的某一部分,
而后发现心并不在快乐裡。
那「心」在痛苦裡吗?
于是开始打坐,坐著一动不动地,
坐很久,直到身体开始感觉酸痛,
酸痛,就去看「酸痛」,
酸痛消失,也没有看到心冒出来,
「诶!心并不在苦乐裡。」
那时,并不懂得称之为「感受」,
觉得感受并不是「心」,
简单地说——感受并不是心。
那「心」在念头裡吗?
慢慢寻找,隆波刻意去想,
想著自己最喜欢的经文内容:
「佛陀拥有无穷无尽的慈悲,
佛陀是纯淨无染的,
而且拥有无穷无尽的慈悲……」
一旦念诵这篇经文,
就看到念流开始从胸口流淌出来,
「佛陀」开始冒出来了,
觉性及时地知道「念流」,而不是「想的内容」,
是看到念流,看到流动,看到念流从胸口涌出来。
觉性及时地知道「念流」,
意识到念流,它就会灭去,
一旦灭去,「知者」生起了。
因此,我们并不是去知道「想的内容」,
而是知道「心在想」,「知者」才能生起,
这一点必须谨慎。
「想的内容」,就连猫、狗都能知道,
如果知道「想的内容」,「知者的心」能生起的话,
猫与狗全都已证悟道果了。
我们知道「心在想」,
而不是知道「想的内容」,那是不同的。
隆波看到念流,心开始想了,
「佛陀纯淨无染……」这只是配合而已,
一旦知道念流,其实心开始思维了,
知道的一瞬间,它就会灭去,
「知者」就会生起。
「哦!这个!」
在年龄十岁时,就已曾碰过,
当打坐的时候,曾经碰过它,
那时知道它(的生起),是源自于打坐。
然而,今日获得了新的知见——
如其本来面目地看到境界,「知者」也能生起,
但它生起的状态有些许不同,
在我们看到(境界)的瞬间,
得到「知者」,获得刹那的禅定,
那仅是一瞬间的禅定,极短的禅定,
然后心又会继续工作。
一旦及时地知道「心在做什么」,
「知者」又会再次生起一瞬间,
一次一瞬间、一次一瞬间,那属于极短暂的禅定。
但是,别看不起极短暂的禅定,
如果它频繁地生起,就如持续很长的禅定。
隆波就是如此学习的,
透过自己持续不断地观察、体会自己,
并没有专门去请教高僧大德。
一旦知道「知者」之后,
意识到长老让自己观心,(误以为)——
「哦!就是知者,这就是心」,
于是就去盯著它。
起初只看一瞬间,「知者」就跑掉了,
而后又与所缘聚合在一起,
在胸口这处成了一个结,
紧盯就会爆炸,又返回成为「知者」,
而后又与所缘聚合在一起,
再次盯著,再次爆炸,
将心变成一根针尖,就像用针尖不停地戳气泡,
一戳又爆炸了,「知者」又生起了,
就这么做……
每一天都持续不断地寻找方法,
哪个方法使用之后奏效,再次使用就没有了效果,
烦恼杂染不停地在提升自己,
比新冠肺炎变异的速度来得更快速,
病毒变异都需要好几个月,
但烦恼杂染的变异速度极快,不停地在变。
看来看去,直到心已经极度娴熟了,
一旦看到(心)与所缘聚合,
隆波使用不超过三秒钟的时间,
心就会放下所缘,再次重返为「知者」,
如此不断地这么训练。
有了「知者」之后,于是坐著去守著它,
误以为观心,就是一直这么盯著心,
不停地盯著它……
如此训练了三个月,再次顶礼隆布敦长老,
向长老做禅修报告,长老说:
「你修错了!
心的自然状态就是想、演绎、造作,
而你修到它已经不想、不演绎、不造作了,
已经错了,再重新去观。」
长老说隆波修错了,修错了再重新修习,
于是隆波就去看……
高僧大德已经佈置(修行)作业,
盯著「知者」已修错了,
但是还不至于紧盯,如果紧盯「知者」,
那就更离谱了,那是最难对治的奢摩他。
隆波只是看著它——
它跑了,知道;跑了,知道,
只是想让它不跑。
于是开始意识到,
长老说,要去观心,
联想到看电影,
看电影时,我们并不会去干预电影,
我们仅仅是观者,就像看电视一样,
我们无法干预电视(的节目),
播放什么节目,我们就这么去看。
于是抓住(观心的)原则,
观心啊!
心是什么样子的,就知道它是那个样子的。
这是修行的原则之一。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听录、摘录自2021年1月10日直播开示 10:40~20:46
直播完整开示:https://youtu.be/aIWwEBK8gIk
----------------------------
本文内容是根据尊者直播视频听录、整理而成,文字未经尊者及译者审校,若内容有任何疏失,皆归咎于听录、整理者的责任与过失。
同声翻译|坤能•禅窗
视频来源|Dhamma.com
听录整理|小小微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