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3-29 15:1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无嗔 于 2017-3-29 15:26 编辑
看看阿拉汉是如何描述解脱的。
尔时。尊者二十亿耳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于世尊法中得阿罗汉。尽诸有漏。所作已作。舍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解脱。当于尔时解脱六处。云何为六。离欲解脱.离恚解脱.远离解脱.爱尽解脱.诸取解脱.心不忘念解脱世尊。若有依少信心而言离欲解脱。此非所应。贪.恚.痴尽。是名真实离欲解脱若复有人依少持戒而言我得离恚解脱。此亦不应。贪.恚.痴尽。是名真实解脱若复有人依于修习利养远离而言远离解脱。是亦不应。贪.恚.痴尽。是真实远离解脱贪.恚.痴尽。亦名离爱。亦名离取。亦名离忘念解脱。如是。世尊。若诸比丘未得罗汉。未尽诸漏。于此六处不得解脱若复比丘在于学地。未得增上乐涅槃。习向心住。尔时成就学戒。成就学根。后时当得漏尽.无漏心解脱。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当于尔时得无学戒。得无学诸根。譬如婴童愚小仰卧。尔时成就童子诸根。彼于后时渐渐增长。诸根成就。当于尔时成就长者诸根。在学地者亦复如是。未得增上安乐。乃至成就无学戒.无学诸根若眼常识色。终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乃至无常。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意识法。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譬如村邑近大石山。不断.不坏.不穿。一向厚密。假使四方风吹。不能动摇.不能穿过。彼无学者亦复如是。眼常识色。乃至意常识法。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尔时。二十亿耳重说偈言
离欲心解脱 无恚脱亦然
远离心解脱 贪爱永无余
诸取心解脱 及意不忘念
晓了入处生 于彼心解脱
彼心解脱者 比丘意止息
诸所作已作 更不作所作
犹如大石山 四风不能动
色声香味触 及法之好恶
六入处常对 不能动其心
心常住坚固 谛观法生灭
尊者二十亿耳说是法时。大师心悦。诸多闻梵行者闻尊者二十亿耳所说。皆大欢喜。尔时。尊者二十亿耳闻佛说法。欢喜随喜。作礼而去尔时。世尊知二十亿耳去不久。告诸比丘。善心解脱者。应如是记说。如二十亿耳以智记说。亦不自举。亦不下他。正说其义。非如增上慢者。不得其义。而自称叹得过人法。自取损减。
再看看圣者是如何描述离贪的。
弥兰陀问经斷疑问第六品
王说:"龙军尊长, 一个有贪的人和一个无贪的人, 有什么不同?"
"大王, 一个有所依恋, 一个无所依恋。"
"尊長, 什麼是這個所谓'有所依戀'和'無所依戀'?"
"大王, 那就是一個怀有渴求, 一個卻不怀渴求。"
"尊長, 我认为是这样, 就是说: 有貪的人和无貪的人, 全都同样想要各式各款美味的食物, 而不想要腐坏的那些。"
"大王, 未有去除貪念的人对於吞吃食物是经受其味, 也经受对其味的貪戀。无貪的人对於吞吃食物, 只经受其味, 但无经受对其味的貪戀。"
所谓真理,四圣谛就是真理。这就是正见。
|
|